大展LOGO
洗錢防制專區
新制上路
洗錢防制法新制上路
為強化我國反洗錢及打擊資金恐怖活動之能力,重建金流秩序並接軌國際規範,
政府除陸續完成《刑法》及《刑事訴訟法》擴大沒收及保全扣押新制、《資恐防制法》立法,
最核心之《洗錢防制法》修正案於106年6月28日正式上路。

《洗錢防制法》旨在進一步強化金融機構的監管責任,
提升防範洗錢與資金恐怖活動的效果,並確保我國金融體系的健全與國際合規。
每一位國民的參與與警覺,對於打擊洗錢及資金恐怖活動都具有關鍵作用。
洗錢防制宣傳片

01.洗錢終結者RPG

影片連結

02.烏拉拉的騙局

影片連結

03.關於可疑交易教會我的事

影片連結

04.烏拉拉的洗錢計畫

影片連結

05.NPO向資恐說NO

影片連結

06.跨國洗錢追緝令

影片連結

2024年洗錢防制動畫 feat.黑啤BEERU

影片連結

洗金風雲#洗錢防制宣導微電影

影片連結
宣導海報
× 放大圖
洗防Q&A

洗錢是指將來自犯罪活動的不法資金透過各種手段偽裝成合法收入,使其來源難以追查。

《洗錢防制法》是用來防止不法金錢進入合法經濟體系的法律,讓政府可以追查可疑資金、保障金融秩序與社會安全。

常見三階段:
①置入  將不法所得放入金融體系
②多層化 透過多筆交易混淆資金來源
③整合  使資金看似合法

有的。無論是與銀行或證券商往來、購買高價商品、或現金交易,都有可能涉及洗錢風險,民眾需提高警覺、配合查核。

為了遵守洗錢防制法規定,會確認客戶身分和資金來源,避免金融體系被不法資金利用。

只有在交易金額達到申報標準或出現可疑行為時,才會依規定通報,並不會針對正常消費者。

是客戶無正當理由存入大筆現金、與其身分不符的交易行為,或刻意隱瞞資金來源等,都可能被認為是可疑交易。

常見特徵包括:
①大額現金交易但無合理解釋。
②客戶身份與交易型態不符。
③短時間內頻繁分筆存款或匯款。
④使用人頭帳戶或境外公司操作資金。

是,虛擬通貨平台與電子支付機構亦屬特定對象,需遵守相關洗錢防制與申報義務。

不一定。如果資金來源明確、用途合理,只要配合查核,就不會有問題。

可能面臨罰鍰(新臺幣50萬元至1,000萬元不等)、業務限制、名譽損害,甚至負刑事責任。

如果懷疑有人從事洗錢活動,建議蒐集可疑行為的相關資訊(如交易方式、金額、時間、對象等),並向調查局、金融監督管理機關或其他有權機關檢舉。

詐騙集團通常會把騙來的錢轉帳、分散或用他人帳戶操作,這些都是典型的洗錢手法,因此兩者關係密切。

應包括:客戶審查、風險評估、持續監控、通報機制、紀錄保存與內部稽核等六大要素。

防止不法資金危害經濟、維護社會公平、保障金融秩序與民眾權益,是維護整體社會安全的重要工作。